世界聚焦:秘魯藍莓供過于求,平均價格下降11.9%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藍莓出口在秘魯農業(yè)出口總額中的占比從2014年的0.7%增加到2021年的15.2%,成為該國農業(yè)部門第二大創(chuàng)匯產品。近10年來,秘魯漿果的產量呈指數級增長。2016年至2022年間,藍莓產業(yè)年均增長53.1%,持續(xù)上升的趨勢展現(xiàn)了秘魯無可爭議的全球最大漿果出口國地位。
秘魯中央儲備銀行(BCRP)在2022年12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,2022年1月至10月期間,秘魯藍莓出口量達到21萬噸。僅這10個月出口的藍莓,已經超過了2021年全年秘魯出口至海外市場的藍莓總量(20.7萬噸),同比增長36.4%。
截至2022年10月,當年秘魯的藍莓出口額為11.12億美元,較2021年同期增長20.2%。主要出口市場仍然是美國(52.2%)和荷蘭(22.3%),位于荷蘭的鹿特丹港是秘魯水果進入歐洲大陸的門戶。
BCRP報告稱,由于秘魯藍莓在世界市場上供過于求,平均價格下降了11.9%。這一消息讓貿易協(xié)會感到警覺,但并未引起所有生產商的憂慮。
Blueberries Consulting根據秘魯中央儲備銀行2022年12月發(fā)布的數據顯示,目前中國已成為秘魯藍莓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,藍莓出口至中國的價格在2019年為7美元/公斤,2022年為6.3美元/公斤,在此期間對中國的出口量也從8000噸增長至1.8萬噸。同期秘魯藍莓對美國的出口價格從7.1美元/公斤降至5.2美元/公斤,對荷蘭的出口價格從6.9美元/公斤降至4.9美元/公斤。
秘魯的主要藍莓產區(qū)拉利伯塔德(La Libertad)和蘭巴耶克(Lambayeque)的出口分別增長了40.3%和45.5%。一些公司決定將老品種更換為生產成本更低、產量更高的新藍莓品種,由此帶來的產量增長導致了供過于求。
盡管價格下跌可能會影響低產量品種生產商的盈利,但已經改種新品種的生產商可以通過降低生產成本,以及向外國零售商銷售更多產品來抵消價格下跌的影響。
編輯:qysb0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