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菜≠綠色食品,食用野菜需謹慎 天天觀天下
我國食用野菜的歷史悠久,“思樂津水、薄采其芹”早在3000年前的《詩經》中就有描述人們采摘野菜的詩句。春夏之交,萬物生長。正是各種野菜采摘的好時節(jié)。市民們常常喜歡采摘一些野菜,豐富我們的餐桌,嘗個新鮮。
但如果采食不當,容易引起中毒,可能危及生命。
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起真實案例。
(相關資料圖)
真實案例
王先生外出踏青時,在水邊看到了一大片油綠油綠的野菜,想起來自己曾經吃過的“水芹菜”,喜出望外地采摘回家下廚制成涼拌“水芹菜”。王先生沒舍得獨享這難得的“珍饈美味”,第二天一早特意帶到公司與同事一起分享。
結果食用后5分鐘左右就有人開始出現嘔吐、惡心、周身麻木、視物不清等癥狀,不到30分鐘,王先生和一起分享“美味”的8個同事陸續(xù)中招,被送到了醫(yī)院!
后經調查,王先生采摘的野菜根本不是“水芹菜”,而是石龍芮,俗稱“野芹菜”。
這種植物全株有毒,花毒性較大,含有毛莨苷、白頭翁素等毒素。毛莨苷可引起光敏性皮炎。人誤食中毒表現為口腔灼熱及腫脹、咀嚼困難、瞳孔擴大、呼吸困難等,嚴重者可死亡。
幸運的是王先生和同事們就診及時,經醫(yī)生積極對癥治療,均無生命危險。
小貼士
石龍芮(有毒)
莖直立,高10-50cm,上部多分枝,基生葉多數,葉片腎狀園形,長1-4cm,3深裂不達基部,裂片不等的2-3裂,頂端鈍圓,有粗圓齒。莖生葉多數,下部葉與基生葉相似;上部葉較小,3全裂,裂片披針形至線型,全緣。
水芹菜(無毒)
莖直立,高10-80cm,基生葉有柄,柄長達10cm,基部有葉鞘,葉片輪廓三角形。莖上部葉無柄,裂片和基生葉的裂片相似,較小。
● 除了野芹菜外,還有以下植物易被當成野菜誤食。
黃花菜是萱草屬植物的一種,萱草屬中除黃花菜外,其余多不可食用。我們日常在花壇中見到的是大苞萱草或者金娃娃萱草等。
萱草中含有大量秋水仙堿,烹飪加工很難祛除,所以誤食后就會出現中毒現象。
PS:路邊的野花你不要采,僅做觀賞心情好。
美洲商陸
該植物全株有毒,毒性成分為商陸毒素,主要存在于根、莖葉及果實中。
PS:不認識的野菜你莫亂采,以免傷及自身和他人。
曼陀羅花
這漂亮的花叫“曼陀羅”,又名洋金花、大喇叭花等,全株有毒,以果實特別是種子毒性最大,主要毒性物質為莨菪堿、東莨菪堿和阿托品等生物堿,古代的蒙汗藥、麻醉散的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羅。
PS: 漂亮的花是不是都有毒我不知道,但是看到長成這樣漂亮的花我們要遠離呀。
除了以上誤采野菜引起中毒外,
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野菜
還存在
一些認識上的誤區(qū)。
誤區(qū)
誤區(qū)一
●野菜營養(yǎng)價值更高,多多益善
其實,野菜在營養(yǎng)成分上與普通蔬菜相比并沒有顯著的差別,不存在營養(yǎng)價值更高的問題。
有些野菜本身是藥用植物,少量食用或可獲得一定的藥用價值,但像普通蔬菜一樣大量食用,有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。
很多野菜都屬于寒涼性質,脾胃虛寒的人食用可能會損傷脾胃。
另外一些特殊體質的人,食用野菜容易出現過敏。所以野菜并不適合所有人,而且食用時一定要適量。
誤區(qū)二
● 野菜都是無污染的“綠色食品”
生長在野外的野菜并非都是無污染物的“綠色食品”。比如生長在高速路附近的野菜,容易受到汽車尾氣、路邊塵土的污染。
比如公園、綠地、風景區(qū)的野菜,容易受到除蟲劑或除草劑的污染,這些野菜在食用的安全性上存在較大的隱患。切記這些地方生長的野菜不要采。
誤區(qū)三
● 野菜的苦味兒能“去火”,而且“越苦越去火”
野菜的苦、澀口感通常來自草酸和一些生物堿,雖然吃起來好像口感獨特,但大量的草酸會影響其它營養(yǎng)素的吸收,有的生物堿甚至具有毒性。因此,不同的野菜需選用不同的烹調方法,有些可以直接食用,有些需要反復焯水后食用,還有的要曬干后食用。
看了以上的案例和誤區(qū),
大家是不是對野菜有了新的認識。
最后再次提醒大家:
踏青采野菜,食用要當心,
似像非像的野菜不要采,
不認識的野菜不要吃。
如果不慎誤食有毒的野菜一定要采用催吐的方式自救,減少毒素的吸收,并盡快到正規(guī)醫(yī)療機構就診。
參考文獻
1、《有毒植物》孫承業(yè) 謝立璟主編 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
供稿:市疾控中心食衛(wèi)所 編輯:qysb005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