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實與虛假的邊界:第十二章的“戰(zhàn)爭”與“團結”
什么是“戰(zhàn)爭”?
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太大了,不妨具體一點,第十二章中,各個角色口中的“戰(zhàn)爭”是什么?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特蕾西婭說,戰(zhàn)爭并不只是軍陣之間的對抗,那些“躲在窗簾后的眼睛”、“暗夜里低聲的詛咒”、“壓抑的笑聲”,“荒野上獨自倒斃”的薩卡茲、“黑色慶典里拖行的長袍”、收藏柜里卡茲戴爾的磚瓦,都是戰(zhàn)爭。
由戰(zhàn)爭而蔓延開去的的后果也時戰(zhàn)爭的一部分。而薩卡茲的漂泊、苦難和反抗都是戰(zhàn)爭的后果的一部分,從這個角度來看,薩卡茲也是戰(zhàn)爭(的一部分)。
明椒和伊內(nèi)絲認為:戰(zhàn)爭就是一些人殺死另一些人。這是戰(zhàn)爭最直白的概括。曼弗雷德并不否認,但卻補充道:把視野放遠些,環(huán)繞在戰(zhàn)爭周圍的,又有多少東西呢?
灰禮帽進一步補充:“大公爵們真正爭奪的,是帶領這個國家走向未來的資格。”戰(zhàn)爭是政治的延申,政治是權力的學問,權力的頂峰是“引領整個時代的力量”,而要引領整個時代,只需要一個聲音,把聲音削減到一個,并讓所有人團結在這聲音周圍的方法,就是戰(zhàn)爭。
威靈頓公爵不想廢話,只盯著食腐者之王的軍陣。只有活下去的人才有資格討論戰(zhàn)爭的意義。
劇情故事具體展現(xiàn)出來的,和這些人說的都有所呼應,但同時又比這一切描述都更復雜:是懵懂的新兵、是被幻影吸引的傭兵、是地獄般的街道、是有意無意的背叛、是毫無意義的死亡。
抽象的語言能把復雜多變的情況概括成一個方向,但同時除了這個方向之外的一切全部被忽略不計。
為我們總結的人之中,有誰對誰錯、或者誰比誰的描述更加貼切嗎?還是說,他們說的都是“戰(zhàn)爭”的一個側(cè)面。
12-7 平議生死
別忘了在我們辯論有關生存與死亡的永恒命題時,另一群人正在生死之間掙扎,為我們提供論據(jù)。
故事里直觀呈現(xiàn)的痛苦、壓抑、掙扎和無所適從我們都讀到了,否認或無視這些的存在的人從一開始就沒能跨過這場討論的門檻,所以也無需本文再重復強調(diào)。接下來直接進入辯證法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戰(zhàn)爭的對立統(tǒng)一
第十二章中描繪的戰(zhàn)爭確實給很多人帶來了極大的痛苦,但戰(zhàn)爭的“意義”因此就能被徹底否認嗎?又或者說,為什么盡管戰(zhàn)爭會帶來這么多痛苦,但依然會有戰(zhàn)爭?是因為人類精神深處的某種邪惡在作祟?比如說貴族們的虛榮和貪欲,或者薩卡茲的瘋狂與魔怔?
我更愿意稱之為,人類文明中的必然缺陷。根據(jù)曼弗雷德看來,這是人類團結的最直白、高效的方式。
曼弗雷德并非沒有心的人,他知道“血就是血”,并沒有美化死亡和痛苦。他沒有反駁伊內(nèi)斯的那句“我只相信無法被賦予意義的東西”,他也相信伊內(nèi)斯所相信的:餓了要吃飯、口渴了要喝水、胳膊揮久了會累,從高處跳下去會死。
人類生物意義上的性質(zhì)、生理上的生存需求是絕對可靠的,畫出來的餅飽不了真實地餓著的肚子。但曼弗雷德也指出,人心理上的特征也同樣可靠:利益使人沖動、恐懼使人急躁、燒旺的火焰無法輕易撲滅、釀成的斗爭無法簡單消弭。這些都是人心之間的隔閡,阻礙著人類團結,而人類必須團結。因為只有團結才能迸發(fā)出更大的力量,才能在接下來的危機中求得生存。
對于維多利亞大公爵來說,在接下來風云變幻的泰拉大地上想要應對來自哥倫比亞、薩爾貢、和萊塔尼亞的挑戰(zhàn),就不能只靠各個大公爵領各自為政。
而薩卡茲的高層,尤其是特蕾西婭、特雷西斯則認識到,正片大地馬上就要迎來一個超級大危機,必須要在那之前實現(xiàn)全泰拉的團結——從12-21巫妖信使的話可以得知,凱爾希也意識到這一點,所以她和特蕾西婭都很急,只是我們讀者不知道那是什么危機而已。《明日方舟》特色之,藏前提。
大公爵之間、薩卡茲和其他民族之間,要想實現(xiàn)團結,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決出唯一勝者。為了團結,曼弗雷德所指出的人心之間的隔閡要被打碎。曼弗雷德和特雷西斯的手段是用暴力將其擊碎。而特蕾西婭則將其稱之為,“用淚水淹沒淚水,用苦難填埋苦難”。
總結起來,人類——無論是薩卡茲(除了變形者)、先民還是神民——為了生存,除了滿足伊內(nèi)斯所相信的那些生理上的需求外,也需要團結。而想要團結,就需要考慮曼弗雷德所指出,心理上的隔閡:沖動、急躁、燃起來的勢頭、結下的血仇。這兩者都是“看得見摸得著的”,都考慮到了,才是腳踏實地。
團結的方法
那既然“用淚水淹沒淚水,用苦難填埋苦難”這么痛苦,而且風險這么大——如果斗爭過程中互相打殘了,那最后團結起來也不夠應對危機,那也白搭——那有沒有其他團結人類的辦法呢?第十二章另外提出了兩個方法。
一個是明椒的回答,用善意和耐心去勸說別人。這可以說是非常天真的答案,就沒必要展開討論了。另一個答案就是博士、維娜一行人在諾伯特區(qū)所依靠的——希望,以希望為基礎的信任和團結的理由。
按照原計劃,是想要拋出一個求救信號,讓不愿背上罵名的大公爵們無法對諾伯特區(qū)坐視不理,引大公爵進軍,從而讓諾伯特區(qū)的人獲得希望。但是,變形者之王的無心之失直接為諾伯特區(qū)的沖突火上加油,他扔在路上的物資馬上引起了瘋搶。
為了控制局面,摩根喊出了那句:“亞歷山德莉娜·維納·維多利亞殿下在這里!”
這是不是希望呢?這也是一種希望,“維多利亞”這個姓在維多利亞“市民”之間還是很管用的,這從自救軍在第十一章對維娜的態(tài)度也能看出,但是,這是一個比“大公爵來就我們啦”更加虛無縹緲的希望。
虛無縹緲的希望一方面依然是希望,從結局上來看,確實起作用了。但虛無縹緲的代價就是,一旦被拆穿,建立在其上的信任就會崩塌,而重建會更加困難。
而人們之間差異越大、共同的體驗越少、時間越緊迫,能夠團結所有人的希望就越抽象和虛無縹緲。對于維多利亞市民,“維多利亞”這個名頭就夠了;對于感染者們,共同的被壓迫的體驗足以團結他們。但對于薩卡茲和其他民族呢?對于大公爵們呢?對于橫跨整個泰拉的各國呢?對于健康的人和感染者呢?
并非沒有,只不過更稀薄而已。
而稀薄的希望也能迸發(fā)出極其強大的作用。例子就是卡西米爾。現(xiàn)代卡西米爾的發(fā)達之建立在一個“承諾”之上——享樂,或者說消費,差不多意思。
當然,卡西米爾的“消費主義”并非完美,甚至應該說,問題很大。但無論問題再大,也足以震撼變形者:
他們發(fā)明概念的手段如此高明,他們組件社會的方式如此多樣,簡直讓人眼花繚亂。
這就是團結人類的另一個方式,幻想、希望、騙局、許諾。隨便你怎么稱呼它。(關于這方面的討論,可以參考尤瓦爾·赫拉利的《人類簡史》,那邊的分析和討論更加深入。)
也許,關于人類文明最大的實事求是就是——我們確實需要一些夢和幻想才能生存下去。
實事求是
所以,怎么選?
是用“苦難填埋苦難”這種最不容否認的行之有效,用暴力撕開一切偽裝和矯飾?還是用不確定能不能找到的共同的希望為基礎,建立脆弱且難以重建的信任?
其實這并非二選一,而必須兩者都要。
薩卡茲之間也有夢:戰(zhàn)爭之后薩卡茲會有一個可以回去的家。
維多利亞也有夢:團結在勝利的大公爵身邊,可以讓蒙塵的祖國再次偉大。
而羅德島也要參與到暴力的對抗之中,即便自己力量很小,倫蒂尼姆這個棋盤上任意一個勢力都可以輕易捏碎羅德島,但還是要硬著頭皮來走鋼絲,不然站在局外看著,什么都改變不了。
每個勢力都需要幻想來積攢力量,然后用這股力量去進行暴力的對撞,或者用暴力保護自己,從而可以繼續(xù)用幻想去滲透對方。這也許就是人類團結的完整圖景,缺一不可。
真與假的邊界:詞不達意
那么真實和虛假的邊界在哪里?
為了真實的生存,人需要虛假的共同幻想來促成團結,真實有時候需要虛假的基礎。正如上文所述。
而虛假的共同幻想之所以能被人相信,就是因為他們有著類似的生活體驗——就像是血騎士為什么要在卡西米爾站出來,作為一個外邦人庇護卡西米爾的感染者,這只是因為他有著感染者的經(jīng)歷。虛假概念的成立也是基于真實的基礎。
由此,我們可以看出這里存在兩種東西:一是具體的經(jīng)驗,二是描述那個經(jīng)驗的語言、詞匯、表達。前者是可靠的,后者不是,但后者是必須的,不然交流無法成立。
具體而言,“無需”被賦予意義的東西是可靠的,饑餓的感覺是可靠的,而“饑餓”這個詞,并不是。說饑餓,非饑餓,是名饑餓。
“戰(zhàn)爭”這個詞并不一定是可靠的,尤其是被說得“冠冕堂皇”的時候。因為說這個詞的人不見得感受過“戰(zhàn)爭”的決絕、痛苦、和代價,這個詞要充分展開,可以展開成特蕾西婭的表述:戰(zhàn)爭從未消失,只不過薩卡茲再一次把它放到人們面前。
但這個詞“不總是可靠”并不意味著我們無法討論戰(zhàn)爭,只是我們應當在討論時保持謙遜。說戰(zhàn)爭,非戰(zhàn)爭,是名戰(zhàn)爭。
同樣,“戰(zhàn)爭”只是一個例子。人類所有詞匯都是詞不達意的。詞匯只是路標,指向每個人心中相應的記憶和體驗。而我們每個人的體驗都不同,所以歧義是一定的。實事求是的交流需要意識到這一點。
這也就如同動態(tài)轉(zhuǎn)發(fā)的網(wǎng)友 @提燈幽靈走夜路 所總結的那樣:在閱讀的過程中,既需要以劇中人的視角看故事,明白角色口中的詞匯指向的是什么經(jīng)歷,又需要親身踏入不可回避的現(xiàn)實世界,去理解作者所用的詞匯指向的是什么東西。
用“受限的語言”討論“語言的局限”,正如同在結構上不支持道德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宣揚道德,用虛構的故事鼓勵讀者打破虛假的幻想。
《明日方舟》的這種矛盾也許也是一種實事求是的體現(xiàn),因為別無他法。
總結
至此,我們從“戰(zhàn)爭”開始討論,指出“戰(zhàn)爭”只是“團結"的其中一種手段,進而討論了團結的必要,以及第十二章指出的其他用于“團結”的手段。得出的結論是,團結人類既需要不容否認的暴力,也需要脆弱的共同希望。
基于這一真一假的對立統(tǒng)一,我們進一步把討論抽象化,討論了人類語言的局限性,希望也算是澄清了什么是“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”、“無法被賦予意義的東西”,以及它們的反面。前者是具體的經(jīng)驗,后者是指向這些經(jīng)驗的路標、詞匯、修辭、表達。
對于人類之間的交流,它們這一真一假同樣缺一不可。
在第二節(jié)中,本文表示,這是人類文明的必然缺陷。也許各位可以討論一下,人類文明之外的“文明”有沒有這個缺陷?比如說,變形者集群和海嗣。我覺得它們是沒有的,原因不同。
變形者集群對人類的模仿注定只能是模仿,無論是關于具體行為的模仿,還是對各種人類發(fā)明出來的概念的模仿。為什么?以及,為什么它們一直模仿了萬年呢?
編輯:qysb005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