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播報:野外玩水時 這4種看似安全的地方 極其危險!稍不留神就沒命
每年暑假都有小朋友在野外嬉水不小心死亡的消息,令人痛心。
在野外游泳時,一些看起來安全的地方實際上非常危險,許多成年人甚至都不清楚。
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些貌似安全,實則殺人于無形的地形和水流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01、離岸流
第一個要介紹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離岸流了。
離岸流是海岸營救的主要原因,約占出警次數(shù)的80%,每年美國有46人因為離岸流溺斃。
離岸流。圖片來源:UNSW
拍向海灘的海水不會死在沙灘上,最終還是要回歸大海,它們回歸海洋的一大途徑就是離岸流。
離岸流就像下課后涌出教室的小學生,勢不可擋:雖然離岸流的寬度一般只有幾米,深度常在成年人腰部附近,但它是一種強力的水流,流速非常快。
根據(jù)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(NPS),離岸流的速度可達每秒2.4米,超過普通人的游速,這是它致命的一大因素。
美國國家氣象局(NWS)表示,想要離開離岸流的話,游泳者切記不要試圖掙脫,而要先假裝順從它。當你放棄抵抗,順著離岸流漂到一定遠處后,離岸流就會匯入大海而消散,這時你再從邊上游回來。
你也不用擔心離岸流會把你拉到水底,因為它很淺。
離岸流的逃生姿勢:不要和離岸流對抗,等離岸流消散后再游回岸邊。圖片來源:Stephen Leatherman
要提醒的是,許多人會有一種誤解,那就是離岸流只出現(xiàn)在海邊,實際上大湖里也會出現(xiàn)離岸流。
湖中的離岸流。圖片來源:national weather service
比如,美國五大湖地區(qū)就有各種危險的水流,其中就包括離岸流。
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,在五大湖,離岸流是游客溺水的主要原因。在2002~2012年間,五大湖地區(qū)發(fā)生了413起水流引發(fā)的事故,其中離岸流共造成120人死亡,占29%。
當然了,判斷什么地方會出現(xiàn)離岸流非常重要。
離岸流常出現(xiàn)在沙洲缺口處。圖片來源:Stephen Leatherman
當岸邊的沙洲出現(xiàn)了一個豁口時,此處往往就會產生離岸流,因為水流從這里能更方便地回家。
在海岸邊,離岸流的典型特征就是沙漏形態(tài)。
各種形態(tài)的離岸流,一些離岸流看起來像平靜的水面。圖片來源:Stephen Leatherman
此外,離岸流看起來和附近的水面不太一樣,有時甚至看起來很清澈平靜,讓人有下去洗腳踐踏的欲望,但這也是它的危險之處。
另外有一個方法可以幫你更好地識別離岸流,那就是佩戴偏振太陽眼鏡,它可以消除水面反光,幫你分辨妖艷的離岸流在哪里。
偏振太陽眼鏡下的景色。圖片來源:wikipedia
最后,就是要關注政府在岸邊的警示信息。
2017年,我國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開展了首次濱海旅游區(qū)離岸流災害風險排查,發(fā)現(xiàn)我國大量濱海休閑海灘存在淺灘沙壩和離岸流現(xiàn)象。
根據(jù)2018年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的研究,我國淺海海灘的離岸流尺寸和美國、澳大利亞等深海岸線捕捉到的離岸流相當。
因此近年來,我國濱海地區(qū)也開始開展針對離岸流的科普和防范工作。大家在海邊玩水時,切記先看公告牌。
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的離岸流科普海報。
02、結構流
除了離岸流,還有許多恐怖的水流常出現(xiàn)在你認為很安全的地方。
這第二種水流叫做結構流(structural currents),一般發(fā)生在岸邊建筑物,還有峽角附近。許多人覺得在岸邊的巖石、防波堤附近玩水更有安全感、更容易得救,那真是大錯特錯了。
結構流(structural currents)
這是因為,和離岸流類似,想回家的水流也喜歡沿著海岸邊的突起物回歸。
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提示,在防波堤和碼頭附近容易出現(xiàn)結構流,它們沿著和建筑物平行的方向流向大海。和離岸流一樣,結構流也很難掙脫。
這就是為什么救生員會讓大家不要在防波堤附近游泳。
這里順便插播一下,水中的障礙物附近到處都是坑。
實際上這也是流體力學的考點:當水流或氣體遇到障礙物時,障礙物后方會產生一連串漩渦,它們叫做卡門渦流(Kármán vortex street)。
卡門渦流。圖片來源:wikiwand
這些漩渦通常分成不同的形態(tài),越靠近障礙物,比如石頭附近的漩渦越危險,因為它們長這樣,會阻礙生物游出——
水中石頭后面的渦旋形態(tài),1所指的渦旋非常危險。圖片來源:Robert B. Kauffman
在救援時,這些調皮的漩渦還會給救援者造成困擾,讓救援者難以判斷自己是在石頭上游還是下游。
在所有的水中石里,下方懸空的石頭最為恐怖,這種懸空的障礙物常被叫做Undercut rocks,我們暫且叫它“下旋石”吧。
賓夕法尼亞州的約克加尼河里的著名的下旋石 Dimple Rock。圖片來源:boat-ed.com
下旋石的恐怖之處在于,漩渦會出現(xiàn)在它們的下方而不是后方。玩水的人誤入的話,就會被困在這些看不見的水流里,不斷翻滾且滾不出去。
賓夕法尼亞州的約克加尼河里就有一塊著名的下旋石叫做 Dimple Rock,這塊石頭已經要了至少9人的命。
游客在Dimple Rock處翻船。圖片來源:Mike M
所以大家沒事兒不要靠近水里的石頭,以及任何硬邦邦、濕漉漉的東西。
03、海峽流
第三種危險的水流叫做海峽流(channel current),它也出現(xiàn)在意想不到的地方。
與岸平行,與沙洲垂直的海峽流。圖片來源:msu.edu
如果你看到有一個沙洲連接著此岸和彼岸,可能會覺得這條沙洲和安全繩一樣,能保護你。你要這么想可能會賠上性命。
如果你沿著沙洲游到對岸,就可能會遭遇海峽流,你會感覺自己被一條和岸平行的河流帶到遠處,怎么也游不到對岸,因為海峽流一般位于灘涂和對岸之間,和岸是平行的。
海峽流是流體力學中的伯努利原理引起的:液體在通過狹窄的通道時,流速會增加,這就是海峽流的物理原理。
美國國家氣象局提示,被海峽流卷入的話,游泳的人要盡快游回岸邊,而不應該再靠近沙洲。
根據(jù)伯努利原理,液體在通過狹窄的通道時,流速會增加。圖片來源:wikiwand
04、沿岸流
最后再提一個沒上面那幾個那么危險,但許多人不知道的經典水流——沿岸流(longshore current)。
沿岸流。圖片來源:NOAA
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(NOAA)介紹,當浪拍到岸上時,想要回歸大?;虼蠛睦藭a生一股和岸平行的水流,這就是沿岸流。
海岸線越陡峭,浪速越大,沿岸流的速度越快。
雖然沿岸流不會直接把你帶到遠海,但是它卻能讓你不知不覺地遠離初始坐標,越漂越遠,甚至漂到危險的離岸流處。
在海邊游泳過的人應該都有過這個體驗。
除了對游客不利以外,沿岸流對岸邊建筑物有長期的破壞力,因為沿岸流會帶走岸邊的泥沙,侵蝕海岸線,造成沿岸沉積物流(longshore drift)的現(xiàn)象。
沿岸流甚至會造成房屋倒塌。1927年,新澤西州塔克島(Tucker"s Island)上的燈塔就因為沿岸流的侵蝕而倒塌,沿岸流最終把整個塔克島夷平。圖片來源:NOAA
總而言之,由于不同水體上下部的拓撲結構的參差,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游泳高手也難免被多變的湖海吞噬。
在野外游泳前,除了學好體育還要先學好物理。大自然才不會給你掛科警告,而是直接取消你今后參加任何考試的資格好嘛!
當你在玩水的時候,水也在玩你。
編輯:qysb005標簽: